秋水:規規然自失也。又荀子非十二子注:瞡瞡,小見之貌。 ↩︎
左傳襄二十六年:班荊相與食,而言復故。 ↩︎
劉龔,字孟公。高士傳:張仲蔚,平陵人,好詩賦,常居貧素,所處蓬蒿沒人,時人莫識,惟劉龔知之。 ↩︎
晉書謝玄傳:安嘗戒約子姪,因曰「子弟亦何豫人事,而正欲使其佳」,玄曰「譬如芝蘭玉樹,欲使其生於庭階耳」,安悦。 ↩︎
離騷: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為此蕭艾也。言惡草也。 ↩︎
漢書楊雄傳:家素貧,嗜酒,人希至其門,時有好事者載酒肴,從遊學。 ↩︎
漢書董仲舒傳:昔者魯公問柳下惠「吾欲伐齊,如何」,柳下惠曰「不可」,歸而有憂色曰「吾聞伐國不問仁人,此言何為至於我哉」? ↩︎
方望辭隗囂書:雖懷介然之節,欲潔去就之分。 ↩︎
淮南子說林訓:楊子見逵路而哭之,為其可以南可以北。 ↩︎
張協咏二疏:揮金樂當年。言疏廣歸老事。 ↩︎
湯注:似謂漢初伏生諸人。 ↩︎
何注:史言先生取頭上葛巾漉酒,還復著之。 ↩︎
重離照南陸:言孝武帝在位。重離即重日,為昌字,孝武帝小字昌明。此詩原注「儀狄造,杜康潤色之」,蓋喻桓玄篡位在前,劉裕潤色於後也。 ↩︎
素礫:白石,對玉而言。修渚:以長洲代指江陵。此言桓玄事。 ↩︎
無餘雲:則王氣盡矣。 ↩︎
豫章:指劉裕,義熙二年,裕封豫章郡公。 ↩︎
重華:恭帝廢為零陵王,舜冢在零陵九疑,故云爾。固,但也,固靈墳,隱言恭帝之死。 ↩︎
西靈:當作四靈,劉裕受禪文有「四靈效徵」之語。 ↩︎
諸梁、芊勝:即葉公、白公也,見左傳哀十六年。此指劉裕誅桓玄事,桓玄篡晉稱楚,裕亦楚人,故詩用楚事。 ↩︎
山陽:漢獻帝廢為山陽公。 ↩︎
漢書卜式傳:式布衣草蹻而牧羊,上過其羊所,善之,式曰「非獨羊也,治民亦猶是也,以時起居,惡者輒去,毋令敗群」。言劉裕翦滅晉宗室也。 ↩︎
用劉賀臣安樂不盡忠言事,託言東晉臣僚不忠晉室。 ↩︎
平王:桓玄篡位,以安帝為平固王。 ↩︎
雙陽:重日,指孝武帝。 ↩︎
三趾:三足烏,晉初以為代魏祥瑞,今則為宋瑞。 ↩︎
用王子晉年十七而死,喻劉裕主政十七年而晉亡。河汾,晉地也。 ↩︎
朱公:陶自謂也。九齒:長生。 ↩︎
西嶺:即夷齊之西山。 ↩︎
更:經也。 ↩︎
禮記檀弓:齊大飢,黔敖為食於路,以待飢者而食之,有飢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,黔敖左奉食、右執飲曰「嗟,來食」,揚其目而視之曰「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」,從而謝焉,終不食而死。 ↩︎
論語衛靈公: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。 ↩︎
餘運:歲暮。 ↩︎
章山:鄣山,即石門山。 ↩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