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因提女經第九
佛在句留國,縣名悉作法。時有一梵志,字摩因提,生女端正,光世少雙,前後國王亦太子及大臣長者來求之,父皆不應:「得人類我女者,乃與為婦。」
佛時持應器,於縣求食,食竟,盥澡藏應器,出城,到樹間閑靜處坐。摩因提食後出行園田,道經樹間,便見佛金色身,有三十二相,如日月王,自念言:「持女比是大尊,如此人比我女。」便還家謂婦言:「兒母寧知得所願不?今得聟踰於女。」母聞亦喜,即莊飾女眾寶瓔珞,父母俱將女出城。母見佛行跡,文現分明,謂父言:「寧知空出,終不得聟。」「何故?」婦說偈言:
婬人曳踵行,恚者斂指步,癡人足蹋弛,是跡天人尊。
父言:「癡人!莫還為女作患,女必得聟。」即將女到佛所,左手持臂、右手持瓶,因白佛:「今以女相惠,可為妾。」女見佛形狀端正無比,以三十二相瓔珞其身,如明月珠,便婬意繫著佛。佛知其意如火燃。佛即時說是義足經言:
我本見,邪三女,尚不欲,著邪婬,
今奈何,抱屎尿,以足觸,尚不可。
我所說,婬不欲,無法行,不內觀,
雖聞惡,不受厭,內不止,不計苦。
見外好,筋皮裹,尊云何,當受是?
內外行,覺觀是,於黠邊,說癡行。
亦見聞,不為黠,戒行具,未為淨,
不見聞,亦不癡,不離行,可自淨。
有是想,棄莫受,有莫說,守口行,
彼五惱,聞見棄,慧戒行,莫望淨。
世所見,莫行癡,無戒行,彼想有,
可我有,墮冥法,以見可,誰有淨?
諦見聞,爾可謂,諦意取,可向道,
往到彼,少不想,今奈何,口欺尊?
等亦過,亦不及,已著想,便分別,
不等三,當何諍?悉已斷,不空計。
有諦人,當何言?已著空,誰有諍?
邪亦正,悉無有,從何言,得其短?
捨欲海,度莫念,於𨽁縣,忍行黠,
欲已空,止念想,世邪毒,伏不生。
悉遠世,求敗苦,尊言離,莫與俱,
如水華,淨無泥,重塵土,不為萎。
尊安爾,無所貪,於世俗,無所著,
亦不轉,所念想,行如度,不隨識。
三不作,墮行去,捨不教,三世事,
捨不想,無有縛,從黠解,終不懈,
制見想,餘不取,便厭聲,步三界。
佛說是義足經竟,比丘悉歡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