諦相應第四
卷一五
379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。爾時世尊告五比丘:「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,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,此苦集、此苦滅、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,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。
「復次,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,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,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,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,復次,苦集滅,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本所未聞法,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,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,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。
「復次,比丘!此苦聖諦已知知已,出所未聞法,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,復次,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,出所未聞法,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,復次,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,出所未聞法,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,復次,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,出所未曾聞法,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。
「諸比丘!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,我終不得於諸天、魔、梵、沙門、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、為出、為離,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,於諸天、魔、梵、沙門、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、得脫,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爾時世尊說是法時,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,得法眼淨。
爾時世尊告尊者憍陳如:「知法未?」
憍陳如白佛:「已知,世尊!」
復告尊者憍陳如:「知法未?」
拘隣白佛:「已知,善逝!」
尊者拘隣已知法故,是故名阿若拘隣。
尊者阿若拘隣知法已,地神舉聲唱言:「諸仁者!世尊於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,諸沙門、婆羅門、諸天、魔、梵所未曾轉,多所饒益,多所安樂,哀愍世間,以義饒益,利安天人,增益諸天眾,減損阿修羅眾。」
地神唱已,聞虛空神天、四天王天、三十三天、炎魔天、兜率陀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展轉傳唱,須臾之間,聞于梵天身,梵天乘聲唱言:「諸仁者!世尊於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,諸沙門、婆羅門、諸天、魔、梵及世間聞法未所曾轉,多所饒益,多所安樂,以義饒益諸天世人,增益諸天眾,減損阿修羅眾。」
世尊於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轉法輪,是故此經名轉法輪經。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80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聖諦,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81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聖諦,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若比丘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修無間等,起增上欲,方便堪能,正念正知,應當覺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82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聖諦,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若比丘於苦聖諦當知當解,於集聖諦當知當斷,於苦滅聖諦當知當證,於苦滅道跡聖諦當知當修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83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聖諦,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,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,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,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,如是比丘則斷愛欲,轉去諸結,於慢、無明等究竟苦邊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84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聖諦,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,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,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,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,如是比丘名阿羅漢,諸漏已盡,所作已作,離諸重擔,逮得己利,盡諸有結,正智善解脫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85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聖諦,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,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,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,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,如是比丘邊際,究竟邊際,離垢邊際,梵行已終,純一清白,名為上士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86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聖諦,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,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,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,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,如是比丘無有關鍵,平治城壍,度諸嶮難,解脫結縛,名為賢聖,建立聖幢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87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聖諦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,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,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,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,如是比丘無有關鍵,平治城塹,度諸峻難,名為賢聖,建立聖幢。
「諸比丘!云何無有關鍵?謂五下分結已斷已知,是名離關鍵。云何平治城塹?無明謂之深塹,彼得斷知,是名平治城塹。云何度諸嶮難?謂無際生死,究竟苦邊,是名度諸嶮難。云何解脫結縛?謂愛已斷已知。云何建立聖幢?謂我慢已斷已知,是名建立聖幢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88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聖諦,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,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,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,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,是名比丘斷五支,成六分,守護於一,依猗於四,捨除諸諦,離四衢,證諸覺想,自身所作,心善解脫,慧善解脫,純一清白,名為上士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89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法成就,名曰大醫王者,所應王之,具王之分,何等為四?一者善知病,二者善知病源,三者善知病對治,四者善知治病已,當來更不動發。云何名良醫善知病?謂良醫善知如是如是種種病,是名良醫善知病,云何良醫善知病源?謂良醫善知此病因風起、癖陰起、涎唾起、眾冷起、因現事起、時節起,是名良醫善知病源,云何良醫善知病對治?謂良醫善知種種病應塗藥、應吐、應下、應灌鼻、應熏、應取汗,如是比種種對治,是名良醫善知對治,云何良醫善知治病已,於未來世永不動發?謂良醫善治種種病,令究竟除,於未來世永不復起,是名良醫善知治病更不動發。
「如來、應、等正覺為大醫王,成就四德,療眾生病,亦復如是,云何為四?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,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,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,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,諸比丘!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,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,如來、應、等正覺為大醫王,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,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,是故如來、應、等正覺名大醫王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90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若諸沙門、婆羅門於此苦聖諦不如實知,此苦集聖諦不如實知,此苦滅聖諦不如實知,此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,此非沙門之沙門,非婆羅門之婆羅門,彼亦不於沙門義、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: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
「若沙門、婆羅門於此苦聖諦如實知,此苦集聖諦如實知,此苦滅聖諦如實知,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,當知是沙門、婆羅門,沙門之沙門、婆羅門之婆羅門,於沙門義、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: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
「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無間等當起增上欲,精勤堪能,方便修學,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91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廣說如上,差別者:
於四聖諦不如實知,當知是沙門、婆羅門非沙門數,非婆羅門數,於四聖諦如實知者,是沙門數,是婆羅門數⋯⋯
乃至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92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若沙門、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,苦集聖諦不如實知,苦滅聖諦不如實知,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,當知是沙門、婆羅門不得脫苦,若沙門、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,於苦集聖諦如實知,於苦滅聖諦如實知,於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,當知是沙門、婆羅門解脫於苦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如於苦不解脫、解脫,如是
- 捨惡趣不解脫、解脫,
- 堪能捨戒退減、不捨戒退減,
- 能自說得過人法自證、不能自說得過人法作證,
- 能於此外求良福田、不能於此外求良福田,
- 能於此外求大師、不能於此外求大師,
- 不能越苦、堪能越苦,
- 不堪能脫苦、堪能脫苦,
如是上諸經重說悉繼以偈:
若不知苦者,及彼眾苦因,一切諸苦法,寂滅永無餘,
若不知道跡,能思一切苦,心解脫於苦,慧解脫亦然,不能越眾苦,令苦究竟脫。
若如實知苦,亦知眾苦因,及一切諸苦,永滅盡無餘,
若復如實知,息苦之道跡,意解脫具足,慧解脫亦然,堪能越眾苦,究竟得解脫。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93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若善男子正信非家,出家學道,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諦法,何等為四?謂知苦聖諦,知苦集聖諦,知苦滅聖諦,知苦滅道跡聖諦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修無間等。」
- 如此章句,一切四聖諦經應當具說。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- 如是知、如是見、如是無間等悉應當說。
- 又三結盡,得須陀洹,一切當知四聖諦,何等為四?謂知苦聖諦,知苦集聖諦,知苦滅聖諦,知苦滅道跡聖諦,如是當知、如是當見無間等。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- 若三結盡,貪恚癡薄,得斯陀含,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,何等為四?謂知苦聖諦,知苦集聖諦,知苦滅聖諦,知苦滅道跡聖諦,如是當知、如是當見、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。
- 五下分結盡,生般涅槃,阿那含不還此世,彼一切知四聖諦,何等為四?知苦聖諦,知苦集聖諦,知苦滅聖諦,知苦滅道跡聖諦,如是知、如是見、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。
- 若一切漏盡,無漏,心解脫,慧解脫,見法自知作證: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,彼一切悉知四聖諦,何等為四?謂知苦聖諦,知苦集聖諦,知苦滅聖諦,知苦滅道跡聖諦,如是知、如是見、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。
- 若得辟支佛道證,彼一切知四聖諦故,何等為四?謂知苦聖諦,知苦集聖諦,知苦滅聖諦,知苦滅道跡聖諦,如是知、如是見、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。
- 若得無上等正覺,彼一切知四聖諦故,何等為四?謂知苦聖諦,知苦集聖諦,知苦滅聖諦,知苦滅道跡聖諦,如是知、如是見、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。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94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日出,明相先起,如是正盡苦亦有前相起,謂知四聖諦,何等為四?知苦聖諦,知苦集聖諦,知苦滅聖諦,知苦滅道跡聖諦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- 如是知、如是見、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。
395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若日月不出世間者,一切眾星亦不出於世間,晝夜、半月、一月、時節、歲數、尅數須臾皆悉不現,世間常冥,無有明照,唯有長夜純大闇苦現於世間,若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不出世間時,不說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現於世間,世間盲冥,無有明照,如是長夜純大闇冥現於世間。
「若日月出於世間,眾星亦現,晝夜、半月、一月、時節、歲數、尅數須臾悉現,世間長夜明照,出於世間,如是如來、應、等正覺出於世間,說苦聖諦現於世間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,不復闇冥,長夜照明,純一智慧現於世間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96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日出,周行空中,壞諸闇冥,光明顯照,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,離諸塵垢,得法眼生,與無間等俱三結斷,所謂身見、戒取、疑,此三結盡,名須陀洹,不墮惡趣法,必定正覺,趣七有天人往生,作苦邊,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,聽彼聖弟子離欲、惡不善法,有覺有觀,離生喜樂,初禪具足住,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,能令還生此世者,此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。是故,比丘!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精進修學。」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97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當作是說,我於苦聖諦未無間等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未無間等,而言我當得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此說不應,所以者何?無是處故。
「若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未無間等,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無有是處,譬如有人言我欲取佉提羅葉,合集作器,盛水持行者,無有是處,所以者何?無是處故,如是言我於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未無間等,而欲得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無有是處。
「若復有言,我當於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無間等已得,復得苦滅道跡聖諦者,斯則善說,所以者何?有是處故。
「若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無間等已,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斯有是處,譬如有言我以純曇摩葉、摩樓迦葉,合集盛水持行者,此則善說,所以者何?有是處故,如是若言我於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無間等已,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斯則善說,所以者何?有是處故,若於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無間等已,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斯有是處故。」
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98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如小綿丸、小劫貝華丸,置四衢道頭,四方風吹則隨風去,向於一方,如是若沙門、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,於苦集聖諦、於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,當知彼沙門、婆羅門常觀他面,常隨他說,以不如實知故,聞彼所說,趣說而受,當知此人不宿修習智慧故。
「譬如因陀羅柱,銅鐵作之,於深入地中,四方猛風不能令動,如是沙門、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,當知是沙門、婆羅門不視他面,不隨他語,是沙門、婆羅門智慧堅固,本隨習故,不隨他語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精進修學。」
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399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石柱長十六肘,八肘入地,四方風吹不能令動,如是沙門、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,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,斯等沙門、婆羅門至諸論處,無能屈其心解脫、慧解脫者,能使餘沙門、婆羅門反生憂苦,如是如實知、如實見,皆是先世宿習故,使智慧不可傾動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精進修學。」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00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有人,火燒頭衣,當起增上欲,急救令滅。」
佛告比丘:「莫作是說,當置頭衣。於四聖諦起增上欲,勤加方便,修無間等,何等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未無間等,當勤方便,修無間等,所以者何?比丘!長夜熾然,地獄、畜生、餓鬼,諸比丘!不見極苦,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未無間等者,是比丘當忍苦樂憂悲,於四聖諦勤加精進,方便修習無間等,應當學。」
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01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士夫,年壽百歲,有人語言『士夫!若欲聞法,當日日三時受苦,晨朝時受百槍苦,日中、晡時亦復如是,於一日中受三百槍苦,如是日日,至於百歲,然後聞法,得無間等,汝寧能不』,時彼士夫為聞法故,悉堪能受,所以者何?人生於世,長夜受苦,有時地獄,有時畜生,有時餓鬼,於三惡道空受眾苦,亦不聞法,是故我今為無間等故,不以終身受三百槍為大苦也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得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02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於四聖諦平等正覺,名為如來、應、等正覺,何等為四?所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於此四聖諦平等正覺,名為如來、應、等正覺。是故,諸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03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在摩竭國人間遊行,於王舍城波羅利弗是中間竹林聚落,國王於中造福德舍,爾時世尊與諸大眾於中宿止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我與汝等於四聖諦無知無見、無隨順覺、無隨順受者,應當長夜驅馳生死,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我與汝等於四聖諦無知無見、無隨順覺、無隨順受者,應當長夜驅馳生死,以我及汝於此苦聖諦順知順入,斷諸有流,盡諸生死,不受後有,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順知順入,斷諸有流,盡諸生死,不受後有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修無間等。」
爾時世尊即說偈言:
我常與汝等,長夜涉生死,不見聖諦故,大苦日增長。
若見四聖諦,斷有大流海,生死永已除,不復受後生。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04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在摩竭國人間遊行,王舍城波羅利弗是中間竹林聚落,大王於中作福德舍,爾時世尊與諸大眾於中止宿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汝等當行,共至申恕林。」
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,坐樹下。爾時世尊手把樹葉,告諸比丘:「此手中葉為多耶,大林樹葉為多?」
比丘白佛:「世尊!手中樹葉甚少,彼大林中樹葉無量百千億萬倍,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。」
「如是,諸比丘!我成等正覺,自所見法為人定說者,如手中樹葉,所以者何?彼法義饒益、法饒益、梵行饒益、明慧正覺、向於涅槃,如大林樹葉,如我成等正覺,自知正法所不說者,亦復如是,所以者何?彼法非義饒益、非法饒益、非梵行饒益、明慧正覺、正向涅槃故。是故,諸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05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毘舍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。爾時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鉢,入毘舍離城乞食。時有眾多離車童子晨朝從城內出,至精舍門,持弓箭競射精舍門孔,箭箭皆入門孔,尊者阿難見已,以為奇特,彼諸離車童子能作如是難事,入城乞食還,舉衣鉢,洗足已,往詣佛所,稽首佛足,退住一面,白佛言:「世尊!我今晨朝著衣持鉢,入毘舍離城乞食,見有眾多離車童子從城內出,至精舍門,競射門孔,箭箭皆入,我作是念,此甚奇特,諸離車童子能為難事。」
佛告阿難:「於意云何,離車童子競射門孔,箭箭皆入此為難耶,破一毛為百分而射一毛分,箭箭悉中此為難耶?」
阿難白佛:「破一毛百分,射一分之毛,箭箭悉中此則為難。」
佛告阿難:「未若於苦聖諦生如實知,此則甚難,如是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見,此則甚難。」
爾時世尊而說偈言:
一毛為百分,射一分甚難,觀一一苦陰,非我難亦然。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06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大地悉成大海,有一盲龜壽無量劫,百年一出其頭,海中有浮木,止有一孔,漂流海浪,隨風東西,盲龜百年一出其頭,當得遇此孔不?」
阿難白佛:「不能,世尊!所以者何?此盲龜若至海東,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,四維圍遶亦爾,不必相得。」
佛告阿難:「盲龜浮木雖復差違,或復相得,愚癡凡夫漂流五趣,暫復人身,甚難於彼,所以者何?彼諸眾生不行其義,不行法,不行善,不行真實,展轉殺害,強者陵弱,造無量惡故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當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雜因誦第三品之四
卷一六
407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,思惟世間而思惟。
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,往詣食堂,敷座而坐,告諸比丘:「汝等比丘!慎莫思惟世間思惟,所以者何?世間思惟非義饒益,非法饒益,非梵行饒益,非智非覺,不順涅槃,汝等當正思惟此苦聖諦、此苦集聖諦、此苦滅聖諦、此苦滅道跡聖諦,所以者何?如此思惟則義饒益,法饒益,梵行饒益,正智正覺,正向涅槃。
「過去世時有一士夫,出王舍城,於拘絺羅池側正坐,思惟世間思惟,當思惟時,見四種軍,象軍、馬軍、車軍、步軍,無量無數,皆悉入於一藕孔中,見已作是念『我狂失性,世間所無而今見之』,爾時去池不遠,更有大眾一處聚集,時彼士夫詣大眾所,語言『諸人!我今發狂,我今失性,世間所無而我今見⋯⋯』如上廣說,時彼大眾皆謂士夫狂發失性,世間所無而彼見之。」
佛告比丘:「然彼士夫非狂失性,所見真實,所以者何?爾時去拘絺羅池不遠,有諸天阿修羅興四種軍,戰於空中,時諸天得勝,阿修羅軍敗,退入彼池一藕孔中,是故,比丘!汝等慎莫思惟世間,所以者何?世間思惟非義饒益,非法饒益,非梵行饒益,非智非覺,非正向涅槃,當思惟四聖諦,何等為四?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08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,作如是論,或謂世間有常,或謂世間無常,世間有常無常,世間非有常非無常,世間有邊,世間無邊,世間有邊無邊,世間非有邊非無邊,是命是身,命異身異,如來死後有,如來死後無,如來死後有無,如來死後非有非無。
爾時世尊一處坐禪,以天耳聞諸比丘集於食堂論議之聲,聞已,往詣食堂,於大眾前敷座而坐,告諸比丘:「汝等比丘眾多聚集,何所言說?」
時諸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!我等眾多比丘集此食堂,作如是論,或說有常,或說無常⋯⋯」如上廣說。
佛告比丘:「汝等莫作如是論議,所以者何?如此論者,非義饒益,非法饒益,非梵行饒益,非智非正覺,非正向涅槃,汝等比丘應如是論議,此苦聖諦、此苦集聖諦、此苦滅聖諦、此苦滅道跡聖諦,所以者何?如是論議是義饒益,法饒益,梵行饒益,正智正覺,正向涅槃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09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,或有貪覺覺者,或瞋覺覺者,或害覺覺者。
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,往詣食堂,敷坐具於眾前坐,告諸比丘:「汝等莫起貪覺覺,莫起恚覺覺,莫起害覺覺,所以者何?此諸覺非義饒益,非法饒益,非梵行饒益,非智非正覺,不向涅槃,汝等當起苦聖諦覺,苦集聖諦覺,苦滅聖諦覺,苦滅道跡聖諦覺,所以者何?此四聖諦覺義饒益,法饒益,梵行饒益,正智正覺,向於涅槃。是故,諸比丘!於四聖諦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正智正念,精進修學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10
如是我聞。一時⋯⋯如上廣說,差別者:
起親里覺、國土人民覺、不死覺⋯⋯
乃至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11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,作如是論,或論王事、賊事、鬪戰事、錢財事、衣被事、飲食事、男女事、世間言語事、事業事、諸海中事。
爾時世尊於禪定中,以天耳聞諸比丘論說之聲,即從座起,往詣食堂,敷坐具,於眾前坐,告諸比丘:「汝等比丘眾多聚集,為何所說?」
諸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!我等於此聚集,或論說王事⋯⋯」如上廣說。
佛告比丘:「汝等莫作是論,論說王事⋯⋯乃至不向涅槃,若論說者,應當論說此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所以者何?此四聖諦以義饒益,法饒益,梵行饒益,正智正覺,正向涅槃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12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,作如是說:「我知法律,汝等不知,我所說成就,我等所說與理合,汝等所說不成就,不與理合,應前說者則在後說,應後說者則在前說。」而共諍論言:「我論是,汝等不如,能答者當答。」
爾時世尊於禪定中以天耳聞諸比丘諍論之聲,如是廣說⋯⋯乃至於四聖諦無間等者,當勤起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
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13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,作如是論:「波斯匿王、頻婆娑羅王何者大力,何者大富?」
爾時世尊於禪定中以天耳聞諸比丘論說之聲,即從座起,往詣食堂,敷坐具,於眾前坐問諸比丘:「汝等何所論說?」
時諸比丘即以上事具白世尊。
佛告比丘:「汝等用說諸王大力大富為?汝等比丘莫作是論,所以者何?此非義饒益,非法饒益,非梵行饒益,非智非正覺,不向涅槃,汝等當說此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所以者何?此四聖諦是義饒益,法饒益,梵行饒益,正智正覺,正向涅槃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14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,作如是論:「汝等宿命作何等業,為何工巧,以何自活?」
爾時世尊於禪定中以天耳聞諸比丘論說之聲,即從座起,往詣食堂,敷坐具,於眾前坐,問諸比丘:「汝說何等?」
時諸比丘以上所說具白世尊。
佛告比丘:「汝等比丘莫作是說,宿命所作,所以者何?此非義饒益,非法饒益,非梵行饒益,非智非正覺,不向涅槃,汝等比丘當共論說此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所以者何?此義饒益,法饒益,梵行饒益,正智正覺,正向涅槃。是故,比丘!依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15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,作如是說論:「某甲檀越作麁疎食,我等食已,無味無力,我等不如捨彼麁食而行乞食,所以者何?比丘乞食時得好食,又見好色,時聞好聲,多人所識,亦得衣被、臥具、醫藥。」
爾時世尊於禪定中以天耳聞諸比丘論說之聲,即詣食堂,如是廣說⋯⋯乃至正向涅槃。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16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汝等持我所說四聖諦不?」
時有異比丘從座起,正衣服,為佛作禮,合掌白佛:「唯然,世尊!所說四聖諦我悉受持。」
佛告比丘:「汝云何受持四聖諦?」
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說言此是苦聖諦,我即受持,此苦集聖諦、此苦滅聖諦、此苦滅道跡聖諦,如是世尊說四聖諦,我即受持。」
佛告比丘:「善哉,善哉!我說苦聖諦,汝真實受持,我說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汝真實受持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17—->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汝等持我所說四聖諦不?」
時有比丘從座起,整衣服,偏袒右肩,為佛作禮,合掌白佛:「唯然,世尊所說四聖諦,我悉受持。」
佛告比丘:「汝云何持我所說四聖諦?」
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說苦聖諦,我悉受持,如如,不離如,不異如,真實審諦不顛倒,是聖所諦,是名苦聖諦,世尊說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如如,不離如,不異如,真實審諦不顛倒,是聖所諦,是為世尊說四聖諦我悉受持。」
佛告比丘:「善哉,善哉!汝真實持我所說四聖諦,如如,不離如,不異如,真實審諦不顛倒,是名,比丘!真實持我四聖諦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18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汝持我所說四聖諦不?」
時有異比丘從座起,整衣服,為佛作禮,合掌白佛言:「唯然,世尊所說四聖諦,我悉持之,云何四諦?世尊說苦聖諦我悉持之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我悉持之。」
佛告彼比丘:「善哉,善哉!如我所說四聖諦,汝悉持之。諸比丘!若沙門、婆羅門作如是說,如沙門瞿曇所說苦聖諦我當捨,更立苦聖諦者,但有言數,問已不知,增其疑惑,以非其境界故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我今當捨,更立餘四聖諦者,彼但有言數,問已不知,增其疑惑,以非其境界故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19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若比丘於佛有疑者,則於苦聖諦有疑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則有疑惑,若於法、僧有疑者,則於苦聖諦疑惑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疑惑。
「若於佛不疑惑者,則於苦聖諦不疑惑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不疑惑,若於法、僧不疑惑者,則於苦聖諦不疑惑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不疑惑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20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若沙門、婆羅門於苦聖諦有疑者,則於佛有疑,於法、僧有疑,若苦集、滅、道疑者,則於佛有疑,於法、僧有疑。
「若於苦聖諦無疑者,則於佛無疑,於法、僧無疑,於集、滅、道聖諦無疑者,則於佛無疑,於法、僧無疑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21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汝等共行至深嶮巖。」
諸比丘白佛:「唯然,世尊!」
爾時世尊與諸大眾至深嶮巖敷座而坐,周匝觀察深嶮巖已,告諸比丘:「此巖極大深嶮。」
時有異比丘從座起,整衣服,為佛作禮,合掌白佛言:「世尊!此極深嶮,然復有一極深嶮,極嶮於此,甚可怖畏者不?」
佛知其意,即告言:「如是,比丘!此極深嶮,然復有大深嶮嶮於此者,甚可怖畏,謂諸沙門、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,彼於生本諸行樂著,於老病死、憂悲惱苦生本諸行樂著,而作是行,老病死、憂悲惱苦行轉增長故,墮於生深嶮之處,墮於老病死、憂悲惱苦深嶮之處,如是,比丘!此則大深嶮嶮於此者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22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大熱地獄,若眾生生於彼中,一向與烔然。」
時有異比丘從座起,整衣服,為佛作禮,合掌白佛言:「如世尊說,此則大熱,世尊!唯此大熱,復有大熱過於此者,甚可怖畏,無有過上?」
「如是,比丘!此則大熱,亦更有大熱過於此者,甚可怖畏,無有過上。何等為更有大熱,甚可怖畏,過於此者?謂沙門、婆羅門此苦聖諦不如實知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,如是乃至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大熱熾然,是名,比丘!大熱燒然,甚可怖畏,無有過者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23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大闇地獄,彼諸眾生生彼中者,不見自身分。」
時有異比丘從座起,整衣服,為佛作禮,合掌白佛言:「世尊!此則大闇,唯此大闇,復更有餘大闇,甚可怖畏,過於此不?」
佛告比丘:「如是,更有大闇,甚可怖畏,過於此者,謂沙門、婆羅門於四聖諦不如實知,乃至墮於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大闇之中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24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如日遊行,照諸世界,乃至千日千月照千世界、千須彌山、千弗婆提、千閻浮提、千拘耶尼、千欝單越、千四天王、千三十三天、千炎魔天、千兜率天、千化樂天、千他化自在天、千梵天,是名小千世界,此千世界中間闇冥,日月光照,有大德力,而彼不見,其有眾生生彼中者,不見自身分。」
時有異比丘從座起,整衣服,為佛作禮,合掌白佛言:「世尊!如世尊說是大闇冥,復更有餘大闇冥處,過於此耶?」
佛告比丘:「有大闇冥過於此者,謂沙門、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,乃至墮於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大闇冥中,是名,比丘!有大闇冥過於世界中間闇冥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25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從小千世界數滿至千,是名中千世界,於是中千世界中間闇冥,如前所說,乃至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26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從中千世界數滿至千,是名三千大千世界,世界中間闇冥之處,日月遊行,普照世界,而彼不見,乃至墮於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大闇冥中。是故,諸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27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我今當說四聖諦,諦聽諦聽,善思念之。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,是名四聖諦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- 如當說,如是有如是當知亦如上說。
428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當勤禪思,正方便起,內寂其心,所以者何?比丘!禪思內寂其心成就已,如實顯現,云何如實顯現?謂此苦聖諦如實顯現,此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如實顯現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29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當修無量三摩提,專心正念,所以者何?修無量三摩提專心正念已,如是如實顯現,云何如實顯現?謂此苦聖諦如實顯現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如實顯現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30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佛告諸比丘:「如人擲杖於虛空中,尋即還墮,或根著地,或腹著地,或頭著地,如是沙門、婆羅門於此苦聖諦不如實知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,當知是沙門、婆羅門或墮地獄,或墮畜生,或墮餓鬼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學無間等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31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如人擲杖置虛空中,其必還墮,或墮淨地,或墮不淨地,如是沙門、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,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,以不如實知故,或生善趣,或生惡趣。是故,諸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32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佛告諸比丘:「譬如五節相續輪,大力士夫令速旋轉,如是沙門、婆羅門於此苦聖諦不如實知,此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,輪迴五趣而速旋轉,或墮地獄,或墮畜生,或墮餓鬼,或人或天,還墮惡道,長夜輪轉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33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如來、應、等正覺增上說法,謂四聖諦,開示、施設、建立、分別、散說、顯現、表露,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34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何等為黠慧?為此苦聖諦如實知,此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,為不知耶?」
諸比丘白佛:「如我解世尊所說,於四聖諦如實知者,此為黠慧。」
佛告比丘:「善哉,善哉!於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,是則黠慧。是故,諸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35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時須達長者往詣佛所,稽首佛足,於一面坐,白佛言:「世尊!此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,為一頓無間等?」
佛告長者:「此四聖諦漸次無間,非頓無間等。」
佛告長者:「若有說言於苦聖諦未無間等,而於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此說不應,所以者何?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,而欲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無有是處。
「猶如有人,兩細樹葉連合為器,盛水持行,無有是處,如是於苦聖諦未無間等,而欲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無有是處。
「譬如有人,取蓮華葉連合為器,盛水遊行,斯有是處,如是,長者!於苦聖諦無間等已,而欲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斯有是處。是故,長者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36
如須達長者所問,有異比丘問亦如是說,唯譬有差別。
「如有四登階道昇於殿堂,若有說言,不登初階而登第二、第三、第四階昇堂殿者,無有是處,所以者何?要由初階,然後次登第二、第三、第四階得昇殿堂,如是,比丘!於苦聖諦未無間等,而欲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無有是處。
「譬如,比丘!若有人言,以四階道昇於殿堂,要由初階,然後次登第二、第三、第四階得昇殿堂,應作是說,所以者何?要由初階,然後次登第二、第三、第四階昇於殿堂,有是處故。如是,比丘!若言於苦聖諦無間等已,然後次第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應作是說,所以者何?若於苦聖諦無間等已,然後次第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有是處故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37
如異比丘問,阿難所問亦如是說,唯譬差別。
佛告阿難:「譬如四隥梯昇於殿堂,若有說言不由初隥而登第二、第三、第四隥昇殿堂者,無有是處,如是,阿難!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此不應說,所以者何?若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無有是處。
「譬如,阿難!由四隥梯昇於殿堂,若有人言要由初隥,然後次登第二、第三、第四隥昇殿堂者,此所應說,所以者何?要由初隥然後次登第二、第三、第四隥昇殿堂者,有是處故。如是,阿難!於苦聖諦無間等已,然後次第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斯有是處。」
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38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大地草木悉取為鏘,貫大海中,一切水虫悉能貫不?」
比丘白佛:「不能,世尊!所以者何?大海諸虫種種形類,或於細不可貫,或極大不可貫。」
佛告比丘:「如是如是,眾生界無數無量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39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手執土石,問諸比丘:「於意云何,此手中土石為多,彼大雪山土石為多?」
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手中土石甚少少耳,雪山土石甚多,無量百千巨億,算數譬類不可為比。」
佛告比丘:「其諸眾生於苦聖諦如實知者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,如我手中所執土石,其諸眾生於苦聖諦不如實知,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者,如彼雪山土石,其數無量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440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湖池,深廣五十由旬,其水盈滿,若有士夫以髮以毛,或以指端渧彼湖水,乃至再三,云何,比丘!如彼士夫所渧水多,湖池水多?」
比丘白佛:「如彼士夫毛髮指端再三渧水甚少少耳,彼湖大水其量無數,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。」
佛告比丘:「如大湖水甚多無量,如是多聞聖弟子具足見諦,得聖道果,斷諸苦本,如截多羅樹頭,於未來世成不生法,餘不盡者,如彼士夫髮毛指端所渧之水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- 如大湖水譬,如是薩羅多吒迦、恒伽、耶符那、薩羅遊、伊羅跋提、摩醯及四大海,其譬亦如上說。
441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世尊手捉團土,大如梨果,告諸比丘:「云何,比丘!我手中此團土為多,大雪山中土石為多?」
諸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手中團土少少耳,彼雪山王其土石甚多,百千億那由他,乃至算數譬類不得為比。」
佛告諸比丘:「如我所捉團土,如是眾生於苦聖諦如實知,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,亦復如是,如大雪山王土石者,如是眾生於苦聖諦不如實知,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者,亦復如是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- 如雪山王,如是尼民陀羅山、毘那多迦山、馬耳山、善見山、佉提羅迦山、伊沙陀羅山、由揵陀羅山、須彌山王及大地土石亦復如是。
- 如梨果,如是阿摩勒迦果、跋陀羅果、迦羅迦果、豆果乃至蒜子譬亦復如是。
442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世尊以爪甲擎土已,告諸比丘:「於意云何,我爪甲上土為多,此大地土多?」
諸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甲上土甚少少耳,此大地土甚多無量,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。」
佛告比丘:「如甲上土者,若諸眾生形可見者亦復如是,其形微細不可見者,如大地土。是故,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學無間等。」
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- 如陸地,如是水性亦爾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眾生人道者亦復如是。如大地土,如是非人亦爾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生中國者亦爾。如大地土,如是生邊地者亦爾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成就聖慧眼者亦復如是。如大地土,如是不成就聖慧眼者亦爾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眾生知此法律者亦復如是。如大地土,如是眾生不知法律者亦爾。
- 如知,如是等知、普知、正想、正覺、正解法無間等亦如是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眾生知有父母亦爾。如大地土,如是眾生不知有父母亦爾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知有沙門、婆羅門家之尊長,作所應作作福,此世他世畏罪行施,受齋持戒亦爾。如大地土,不知有沙門、婆羅門家之尊長,作所應作作福,此世他世畏罪行施,受齋持戒亦如是說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眾生不殺、不盜、不邪婬、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亦爾。如大地土,如是眾生不持諸戒者亦爾,如是離貪、恚、邪見,及不離貪、恚、邪見亦如是說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不殺、不盜、不邪婬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如大地土,如是不持五戒者亦爾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眾生持八戒者亦如是。如大地土,如是眾生不持八戒者亦爾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眾生持十善者亦如是。如大地土,如是眾生不持十善者亦如是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眾生從地獄命終生人中者亦如是。如大地土,如是眾生從地獄命終還生地獄者亦如是,如地獄,如是畜生、餓鬼亦爾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眾生從地獄命終生天上者亦如是。如大地土,如是眾生從地獄命終還生地獄者亦如是,如地獄,如是、畜生餓鬼亦爾。
- 如甲上土,如是眾生人道中沒還生人道中者亦如是。如大地土,其諸眾生從人道中沒生地獄中者亦如是,如地獄,如是、畜生餓鬼亦爾。
- 如甲上土,其諸眾生從天命終還生天上者亦如是。如大地土,其諸眾生天上沒生地獄中者亦如是,如地獄,畜生、餓鬼亦如是。
443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「我本未聞法時,得正思惟,此苦聖諦正見已生,此苦集聖諦、此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正見已生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- 如已生,如是今生、當生。如生,如是起、習近、修、多修、觸、作證亦如是。